最近后台总有人问:“亲子鉴定要走哪些流程?”“是不是要跑很多趟?”“自己在家采样行不行?”作为在鉴定所干了10年的老法医,我太懂这些焦虑了——有人为了省事自己剪头发寄样本,结果报告被退回;有人以为“抽血+按手印”就能搞定,结果漏了关键步骤;
今天就用最直白的话,把亲子鉴定的全流程步骤、关键细节、避坑指南一次性说清楚。
一、亲子鉴定流程,这5步缺一不可!正规亲子鉴定的流程,本质是“采样→送检→检测→审核→出报告”,每一步都环环相扣,漏一步都可能影响结果。
第1步:采样——样本合格,结果才准采样是亲子鉴定的“起点”,样本不合格(比如被污染、DNA量不足),后面再怎么检测都是白搭。
①常规样本(推荐):→血液、血痕:用消毒棉签蘸指尖血(或采血针扎手指),滴在纱布、滤纸上晾干(避免阳光直射);→口腔拭子:用棉签在口腔内壁(腮帮子两侧)刮擦10-20次,取到黏膜细胞(适合怕疼的小孩);→带毛囊毛发:拔5-8根头发(必须带白色毛囊!),用纸巾包好晾干(毛囊里的DNA最丰富)。
②特殊样本(谨慎选):
指甲、烟蒂、牙刷等(需提前和机构确认是否接收),但容易污染,优先选常规样本。
第2步:送检——找对机构,避免白跑采样后,必须送到有司法鉴定资质的机构(可通过当地司法局官网查“司法鉴定许可证”)。①个人隐私鉴定(非法律用途):可匿名邮寄样本,但需备注“非司法”;②司法鉴定(上户口/打官司用):必须本人到场采样、拍照、录指纹,机构全程留痕。
第3步:检测——实验室“比对DNA”样本送到实验室后,技术人员会:→提取DNA:从样本中分离出DNA(类似“从米里挑出米粒”);→扩增DNA:用PCR技术复制DNA片段(让微量的DNA“变多”,方便检测);→比对位点:检测16-21个DNA位点(国家标准),比对父母与孩子的DNA是否匹配。
第4步:审核——报告要“盖公章”检测完成后,机构会:→核对数据:检查检测结果是否符合逻辑(比如父母与孩子的位点是否遗传);→出具报告:司法鉴定报告需加盖“司法鉴定专用章”,个人报告需实验室签字;→存档备案:正规机构的报告会存档至少10年(可随时复查)。
第5步:拿报告——时间与方式→常规流程:3-7个工作日(样本到实验室后算起);→领取方式:可自取、邮寄(需提供收件地址),司法报告一般需本人到场领取。